日本史籍善本合刊两种 大日本史 日本野史 (全63册)PDF 电子版

名称:日本史籍善本合刊两种 大日本史 日本野史
册数:63册
格式:PDF
文件大小:5.3g
出版时间:线装书局 , 2015.12


中国、日本地属近邻,在文化上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献记载,日本至迟在三世纪后期就开始接触到汉文化。到公元七世纪,日本已经出现了独立的汉文学创作,几乎在同时,独立的历史著述也初见端倪。
日本进入江户时代以后,文化益发独立。第一〇七代天皇后阳成天皇(1586 -1611在位)用朝鲜引进的活字印刷术印刷书籍,当时政治上的实际统治者德川家康有着深厚的历史兴趣,他也致力于古代典籍的收罗与传播。各种条件的配合,促成了幕府修史的热潮。江户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历史著述,其中以《大日本史》最为特出,是集大成的史学巨著。
后来仿《大日本史》体例而成的续编是饭田忠彦嘉永五(一八五二)年修成的《日本野史》。《野史》无志、表,纪、传二百九十一卷,记载了明德至文政间四百二十余年的史事。据《野史》序,饭田忠彦以一人之力,历时三十八年而成此编,虽然有史料取舍以及修辞上的疵纇,然其保存史料(引用书目一千一百余种)已然功不可没。
《大日本史》、《野史》先后相衔,记录了日本古史传说时代(第一代神武天皇约当公元前六百年前后)至十九世纪初期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瑕瑜互见,今天还不失史料与阅读的价值。今将两种合为一编,影印发行。
主持《大日本史》修纂工作的德川光圀(圀是武则天新造字之一)是德川家康的孙子,德川幕府下水户藩的藩主。他仰慕儒家文化,欣赏陶渊明、周敦颐等中国古代哲人的风度。据说他十八岁的时候读了《史记伯夷叔齐列传》後受到感动,因而萌生了编修国史的想法。一六五七年(日本明历三年),德川光圀开设史局,组织学者商议体例、采访史料。一六九七(元禄十)年,经过四十年的经营,史局完成了自神武天皇至后小松天皇的百王本纪。一七〇〇(元禄十三)年,德川光圀去世,当时诸臣传尚未完稿。光圀去世以后,史局又经过十五年的努力,到了一七一五(正德五)年,《大日本史》传记部分脱稿。纪传部分成书以后,幕府的修史热情消退,到一七九九(宽政十一)年,才在立原万等学者的主持下开始志、表的编纂,一八九七(明治三十)年,志、表编定。一九〇六(明治三十九)年,纪、传、志、表刊刻完成。全书三百九十七卷,修纂前后历时二百五十年。《大日本史》贯彻了儒家君臣大义、尊王攘夷的史学原则,这是对幕府统治的文化斥责。由于《大日本史》的修纂、传播而形成的水户学,直接影响了日本近世的明治维新。在史料的处理上,主持《大日本史》编纂的学者在水户藩雄厚的财力支持下,进行了大范围的史料收集与整理,当时对收集到的文书进行鉴别,需要研究花押,为此甚至编辑了《花押薮》这样的参考书。《大日本史》在叙述正文中直接注明史料来源,这个创例历来受到历史学者的高度评价。
《大日本史》止于后小松天皇明德三(一三九二元中九年日本南北两朝合体)年,没有续编,或者是因为历史作者对于近代史通常的顾虑,也可能是因为史局本身的限制。后来仿《大日本史》体例而成的续编是饭田忠彦嘉永五(一八五二)年修成的《日本野史》。《野史》无志、表,纪、传二百九十一卷,记载了明德至文政间四百二十余年的史事。据《野史》序,饭田忠彦以一人之力,历时三十八年而成此编,虽然有史料取舍以及修辞上的疵纇,然其保存史料(引用书目一千一百余种)已然功不可没。
《大日本史》中可以看到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但它没有拘泥中国传统的史学原则,在传记部分,鉴于幕府将军在日本史上的特殊地位,《大日本史》设“将军列传”、“将军家族列传”、“将军家臣列传”网罗历代将军的史实,在文学传之外设“歌人列传”也是日本的特色。《大日本史》志分十目:神祇、氏族、职官、国郡、食货、礼乐、兵、刑法、阴阳、佛事。其中可见参考中国正史的痕迹,然而取舍斟酌,史例与史实也能相得益彰。
《大日本史》在近代史上的衍生效应,有值得特别批判之处,即所谓“皇国史观”。日本自《日本书纪》以下,历代的历史著述不断强调天皇是神灵的后裔,万世一系。这种思想经过南北朝时期的《神皇正统记》等史书的强化,在近代又被《大日本史》等历史著述所继承。由此甚至发展出称日本为“神国”,日本民族为“天孙民族”等妄自尊大的意识形态。在明治维新以后,皇国史观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直接为军国主义张目。我们通过本编,可以增加有关的了解,也有助于我们对当代日本右翼势力的反动思想保持警惕。
《大日本史》、《野史》先后相衔,记录了日本古史传说时代(第一代神武天皇约当公元前六百年前后)至十九世纪初期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瑕瑜互见,今天还不失史料与阅读的价值。今将两种合为一编,影印发行。

隐藏内容: ********, 支付¥80.00下载

标签

发表评论

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