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旧体诗词期刊三种(全9册)PDF 电子版

名称:民国旧体诗词期刊三种
册数:9册
格式:PDF
文件大小:3.8g


本书收入民国时期以刊发旧体诗词为主的刊物三种:《诗经》(共六期)、《民族诗坛》(共二十九辑)、《雅言》(共四十四期)。其中多为当时诗词名家之作,是研究现代旧体诗词和相关刊物的重要资料。这三种期刊是均由相应诗社编辑,可以视作“清末民国诗词结社文献”系列的一种。因为都较有特点,先行汇集影印,希望对现代文学界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爲了方便学界对民国时期旧体诗词和相关期刊的研究,我们选了以刊发旧体诗词爲主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期刊三种:《诗经》《民族诗坛》和《雅言》。下面依次作简单介绍。

一、《诗经》

上海大夏诗社编辑,封面题字爲马公愚集《尹宙碑》,创刊于一九三五年二月,至一九三六年四月共出版六期。大夏诗社是上海大夏大学的社团组织,由在校学生锺朗华发起创建,成立于一九三四年,《大夏週报》有相关的报导。主编锺朗华(1909—2006),四川自贡人。抗战时在五战区孙震部任少将文职。抗战胜利后返乡从事教育工作,后于蜀光中学退休。民革党员,自贡市政协原文史委委员。自贡市诗词学会顾问。著有《己生诗草》《泡沫存稿》等。

《诗经》杂志每期的《编后》,简单记録了诗社和社刊的基本情况。锺朗华发起诗社,“原想集合几个兴趣相近的朋友课馀时互相研究”。刊物依靠“募股”的办法集资出版,认股者包括诗社中的学生,还有一些师长。在办到第三四期合刊时,大夏诗社宣告解散,但刊物仍继续刊行。诗社里比较热心的有李惩骄、王廷熙、袁愈荽、刘策华等大夏大学的学生。在创刊号的《编后》,编者认爲,把新诗旧诗截然对立起来,并将新诗归爲进步,把旧诗归爲落后的做法存在偏见。他认爲,“诗本是生的灵动,灵的叫喊,真情流露的结晶品”,祗要用适当的章句,自然的音韵,丰富的情感,自然写出,则无论白话文言诗,都是完美的诗。编者由此宣称《诗经》要“捉住现实,歌唱新的意识”,力图在“高深过于高深,通俗过于通俗”之中,“找出一条生路”,“无论是深奥的文言,通俗的白话,绅士们的吟咏,贩夫走卒的歌唱,都愿意虚心地去研究。”《诗经》虽然声称爲双月刊,但并不是每期都能按时出版。

杂志大致分爲文言诗、白话诗、词曲、歌谣、译诗几个栏目,其中文言诗和词曲每期占三分之二左右的版面,白话诗占六分之一左右的版面,译诗和歌谣很少。比较特殊的第二期,将白话诗排在了最前面。文言诗词曲多唱和之作;白话诗与歌谣则关注时局,关注下层民衆的生活,关注女子和儿童的命运问题;译诗仅寥寥数篇,且并非每一期都有。从作者来看,除了社内师生,还有陈衍、赵熙、陈柱尊、黄侃、林思进、柳亚子、马公愚、王蘧常、夏敬观、龙榆生、江亢虎、冰心、田间、李劼人等等,可谓阵容强大。

二、《民族诗坛》

卢冀野主编,一九三八年五月创刊于武汉,独立出版社印行。创刊号出版以后,每月一册,到十月第六册爲第一卷。此后仍然是六册爲一卷,到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共出版五卷二十九册,终告停刊。第一卷第五辑以前在武汉发行,一九三八年十月以改爲重庆发行。杂志的支撑性人物是主编卢前。卢前(1905—1950),字冀野,江苏人。他是一位在词曲方面成绩斐然的学者。先后任教于金陵大学、成都大学、河南大学、中山大学、上海暨南大学等。

《民族诗坛》每期都将有关旧体诗的论文,或者随笔放在卷头,然后按诗(绝句,律诗等旧体诗)、词、散曲、新体诗(现代诗)的顺序刊登作品。以作者来看,出现频率较高的有江絜生、李元鼎、李仙根、林庚白、卢冀野、钱少华、王陆一、许崇灏、于右任、易君左等,这些人显然是该刊的核心作者。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杂志是以于右任爲中心,以与于右任有关联的文化人、政客爲主体的人群发表旧体诗的阵地。

《民族诗坛》的宗旨是“以韵体文字发扬民族精神激起抗战之情绪”,故而作品多以控诉日本侵略,表达国土遭受蹂躏的愤怒、憎恨、厌恶、悲哀之情爲题目。那麽,于右任等国民党文人集结于《民族诗坛》,以旧体诗爲武器参与抗战的历史事实,显然应该在抗战文学史上佔据应有的位置。

三、《雅言》

馀园诗社编,一九四〇年一月创刊于北京,綫装本。这是北京沦陷时由日本人和伪政府官员办的一份文言杂志,以刊发旧体诗词爲主,也有序、跋、考据、游记、藏书题记等。《雅言》之得名,“洙泗之教,诗与书礼,并属雅言,而诗爲称首,故以雅言标目。”

北京馀园诗社的地址在傅增湘的藏园,即西城的石老娘胡同七号。《雅言》杂志社以傅增湘爲社长,赞助杂志出版的是汪伪政权的要人,如周作人等。翻看杂志,可知一位中国名字叫王嘉亨的日本人负责其具体编辑工作,而瞿兑之、郭则澐等也参与其中。然而,杂志本身刊登的内容,主要是诗人唱和及对旧文献的保存,并无明显的政治倾向。对中国近代诗坛来说,所存史料相当丰富,傅增湘著名的“藏园群书题记”,也多由此刊发,值得细细品味;而傅增湘的此段历史,也异常複杂,需要深入研究。

《雅言》的作者多是晚清的遗老遗少,主要撰稿者爲余园诗社成员,其中傅增湘、王揖唐、胡先骕、梁鸿志、张伯驹、夏仁虎等人的作品较多。如果单纯以杂志的背景是伪政府而言,对其作者的评价容易产生问题,如启功、黄宾虹、王季烈、谢国桢、冒广生、叶公绰、刘盼遂、刘承干、卢弼等,也爲其撰稿,如何认识这种行爲,必须考虑到当时历史的複杂性,不可简单下结论。

刊物每月一期,偶有合刊。至一九四四年改爲季刊,出版两期后停刊。前后延续四年多,共出版了四十四期。现在各地图书馆收藏均不齐全,想见到一套完整的,非常困难。此次是以国家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图书馆所藏配补,方得完璧。

隐藏内容: ********, 支付¥20.00下载

标签

发表评论

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