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周刊 1915 – 1936(共504册)PDF电子版

清华周刊 1915 – 1936(共504册)PDF电子版
册数:504册
格式:PDF
文件大小:3.3g


《清华周刊》创刊于1914年3月,至1937年5月共出版676期。抗战爆发,清华南迁,《周刊》被迫停刊。1947年2月复刊后,只出了17期便再次停刊。
《清华周刊》是学生刊物,上至总编,下至发行,大都由学生担任。虽然如此,它仍是当时影响力很大的综合性刊物;一份学生刊物具有如此规模,能延续如此长的历史,在中国教育史上是鲜见的。闻一多、顾毓秀、梁实秋、周培源、梅汝璈、贺麟、蒋南翔等都曾担任过《周刊》的主编、经理等重要职务,并在《周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
创刊于清华建校后三年——1914年3月的《清华周刊》(开始几期叫《清华周报》),初创时只是校内“记录和评论校园生活”的一张小报,在四开大小的几页纸上,分成“校闻”、“文苑”、“警钟”等几个栏目。其“发刊词”谈到它的编印趣旨是:“1、求同学之自励,促教育之进步,以光大我校固有之荣誉,培养完全国民之性格;2、荟集全校之新闻,编列新鲜之历史,使师生之感情日益亲切,上下之关系日益密切。”……
因为它一创刊便受到全校上下的支持和爱戴,所以从形式到内容都发展得很快:到了1915年秋,便改成每期都有一二十页、包含“言论”、“校闻”、“译丛”、“铎声(评论)”、“文苑(诗词、小说等)”、“杂纂(小品文、谜语笑话等)”等多种栏目的小册子了。后又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和改进,最终(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发展成在资历、声誉、发行数量、尤其是文稿的质量和水平等方面都可与国内最著名的刊物相比美。——它已经是在国内文化界和学术界都有重要影响和地位的大型综合性杂志了。
《周刊》的发展可大致分为几个阶段:一是“守成期”,时间是从创刊到1919年以前,情况就是以实现其“发刊词”中所列的宗旨为主要目标。二是“改造期”,即经过“五四运动”后,从形式到内容都经过一番较大的革新和改造,主要目标是向“五四运动”中兴起的新思潮以及“文学革命”靠拢,具体表现是:1、采用白话文代替原来的文言文;2、使用当时所通行的新式标点符号;3、改直排法为横排法;4、改“编辑制”为“集稿制”,取消原由校方派出的顾问部,其目的当然是企图扩大自己的民主权利,以“摆脱”学校当局对周刊的“控制”。(但经过实践检验,副作用颇多,于是很快又恢复了“编辑制”。)经过这次改革,学生方面的“民主权利”确实扩大了,对后来的各次学生运动的开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弊端”也由是产生,兹不详述。
三是“学术和创作期”。早期的《周刊》,除了《译丛》一栏有时介绍一些国外新的科学知识和偶尔刊登一些师生的读书心得外,基本无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可言(学术作品大都刊登在同时出版的《清华学报》的《学术》栏上)。《周刊》的学术和创作特色,大体上是从20年代期前后开始筹办大学部和国学研究院期间开始的,特别是1928年“改大”后,校长罗家伦首倡并大力推行“学术化”的方针,一批学术大家和学者陆续被聘请到学校里来担任教职和学术带头人;为了迎接校内学术研究和文化创新的高潮,学校陆续创办或改办起一批学术刊物,包括《周刊》在内的一批原有刊物也加强了学术和创作分量。《清华周刊》连续不断的出版各种“学术专号”或各种类型的“创作专号”,以集中发表师生的研究和创作成果。从此,《周刊》就逐渐奠定了其在国内学术和文化教育界的地位。
当时《周刊》,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在校外,它愈来愈受到各方面著名学者和刊物的关注。当时学术界一些第一流的刊物如上海史地社会研究学会所办的全国性的杂志论文《月报》、“中山文化教育馆”的《全国杂志论文索引》等经常引录或全文转载《周刊》的文章;一些省市级有关单位经常致函“赞美周刊内容的新颖”;销路很广的艾思奇的“哲学讲话”经《清华周刊》的批评后改名为《大众哲学》而名噪一时;一些当时文化教育界的大争论(如胡适之和梁任公两先生关于“青年国学必读书目”的争论;以张君劢和丁文江为代表的关于 “科学与玄学”的争论)以及争论双方的文章,大都是在《周刊》上首发或续发的;许多大家的学术论文和创作,是在《周刊》上首先发表的。当时的《周刊》曾和《时事类编》、《国文周报》、《东方杂志》等100多种国内著名杂志建立了交换关系;全国各图书馆请求《周刊》赠阅者几乎每天都有。……所以当时有人评论《周刊》说:
论历史,……不但国内各大学的学校刊物中没有比得上的,即便是全国各大杂志,有这么悠久的历史的,也是绝无仅有;论内容,《清华周刊》的质和量,比之社会上的一般月刊,也并不多让;不仅在全国学生所举办的刊物中堪称独步,即在社会上,出这种大规模的周刊的,亦不多观;除《国文周报》外,几乎难以找出第二个和《周刊》有同样分量的周刊。……
尤其重要的是《周刊》的“内部影响”,即它对于清华同学综合素质的培育、锻炼和熏陶作用。当时的清华教授和著名校友中,学生时代曾充任过《周刊》总编辑的有10年代的陈达、汤用彤、罗隆基;20年代的浦薛凤、闻一多、潘光旦、吴景超、梅汝璈、贺麟;30年代的罗香林、水天同、张德昌、潘如澍、蒋南翔、王瑶等。当时的清华教授,凡毕业于清华的,几乎全部都担任过《周刊》的各种职务,如各栏的编辑、集稿员、经理、推销员……等等。当时的清华校友有的还直接担任著社会各著名报刊的编辑、记者或特约撰稿人,他们在校时所受的《周刊》的影响、训练和熏陶是不言自明的。更扩大一点说,“如果说二十年来清华对于中国文化人才还有所贡献的话(当时许多学术或文化名人都是清华校友),那么这些人才无不或多或少曾经受益于《周刊》的”。当年清华毕业出来的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写作水平比一般学校高;由清华毕业生主编的刊物(如30年代中期的《学生与国家》、《华北青年》、《新地》……等,内容都格外的充实,这也与受周刊的直接影响有关。
现在坐下来重新浏览当年的《清华周刊》你会发现它的许多方面仍还闪烁著熠熠的光辉,还显露著它的生命活力。它理应成为校内外学术界、教育界、青年工作者、以及广大青年学生本身的关注对象。如果可以把《周刊》比做一座矿藏的话,那么它供人开发的至少有下列几个方面:
1、通过它全面了解那个时代丰富多采的清华校园生活,并透过它们发掘对学子进行所谓“素质教育”的某些门径;
2、通过了解当年的校园生活,特别是通过《周刊》上刊登的校、系各级领导人以及一些精英学子们的谈话和文章,进一步了解老清华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的某些“真髓”性的东西。
3、通过各层次的有血有肉的济济人士,了解当年清华人共同的品格、风范和思想情趣。
4、《周刊》上有一大批后来成了闻人的历代学子的文章,有的如洪深、吴宓、闻一多等还开了专栏,他们当时的年龄大都在16-20岁之间,读一读他们的“少作”,领略一下它们的文思和文采,可能会引起我们时下的年轻人(包括一些成年人)的深深的思考。
5、清华建校初期是一所“游美预备学校”,学生在校期间便开始通过外籍教师和相关课程接触和了解到一些西方(主要是美国)文化,特别是毕业后,较长期地生活在国外(主要也是美国),他们常常把在异国他乡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文字寄回母校或校内的同窗好友,校刊编辑们总是把它们索来在校刊上发表,总其名曰“留美通讯”。这些通讯对留外学子的域外生活和思想感受都有很真实的描述和感情抒发。读一读它们,把它们和现在的留学风气和观点作一比较,也会发现很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
历经沧桑变化,现在《清华周刊》已经成为国内外书库中的珍品,能在国内外图书馆中找到一份完整的《清华周刊》已是很难的了。

隐藏内容: ********, 支付¥80.00下载

标签

发表评论

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
取消